中美貿易戰、光伏531新政、平價上網,2018年是中國光伏產業不平凡的一年。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,2018年中國光伏產業規模依然保持世界第一,產業化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,前沿技術也在加緊布局。
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,2018年我國光伏產品(硅片、電池片、組件)出口總額161.1億美元,同比增長10.9%;硅片、電池片受價格下跌影響,出口價格降低,出口量增加;組件出口額和出口量雙升,出口量約41GW(增長30%);多晶硅進口約12.5萬噸,同比下降20%;進口額為18.7億美元,同比下降21.9%。
近日,在“光伏行業2018年發展回顧與2019年形勢展望研討會”上,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介紹說,光伏產業是我國為數不多的、可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在產業化方面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。
中美光伏貿易糾紛8年 中國產品市占率逆勢上揚
自2011年美國開始對華發起“反傾銷”“反補貼”調查并征收關稅后,中國的光伏產品進出口便備受影響。2014年美國對華發起第二次“雙反”調查;2017年美國發起201調查;2018年美國對華500億美元征稅清單中加入光伏產品。
“然而8年來我國光伏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卻越來越高,美國光伏企業則相繼破產或外移。事實證明,貿易保護不是出路。”王勃華說,中國光伏企業對全球市場不要悲觀,關鍵在于優化產業結構及提高競爭力。強大且穩定的國內市場是應對貿易戰的堅實后盾,練好內功提升產業競爭力是應對貿易戰的保障。
2018年9月3日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實行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到期終止,歐盟對我國展開的長達5年的“雙反”調查告一段落。
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,2017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額為104.5億美元,印度是中國第一大光伏產品出口對象國,對印出口占總出口額的29.8%(31.14億美元),然而受2018年印度開始征收防衛性關稅影響,2018年光伏組件出口印度占總出口額比例下降至15.2%(19.7億美元)。日本是中國第二大光伏組件出口國,2017年對日光伏組件出口占總出口額的19.6%(20.48億美元),2018年下降至14%(18.18億美元)。
2019年將掀起新一輪“走出去”熱潮
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,我國已有超過20家光伏企業通過合資、并購、投資等方式在海外布局產能,主要集中在越南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國家,其中2018年海外布局的電池片有效產能達到12.2GW,組件有效產能達18.1GW。此外,硅片、逆變器、光伏玻璃、背板、EVA等配套產品產能向海外布局開始增多,海外基地的產業配套能力逐漸增強。
全國服務熱線